183 0832 1489
獼猴桃不治之癥—潰瘍病
獼猴桃潰瘍病是獼猴桃生產中一種特別危險的細菌性病害,它的傳播具有隱蔽性、發生具有爆發性、危害具有毀滅性?;?、葉片、枝干和藤蔓均可染病,導致樹勢弱,果實品質差,甚至死樹。
1、一般在春秋季發病,低溫、強光照及高濕情況下發病重。
2、軟毛品系比硬毛品系抗病性差,比如目前廣泛種植的紅陽、金桃、金果等品種都屬于易感品種。
3、獼猴桃潰瘍病的潛育期短為3-5天,長可達數年,因此目前未發病的園區依然需要防控。
4、傳播方式多樣,可通過風雨、昆蟲、農具等從傷口、氣孔、皮孔等侵染,也會通過苗木、接穗、花粉、種子的運輸進行遠距離傳播。
目前獼猴桃潰瘍病屬于可防不可控,市場上沒有藥劑可以治療,因此做好防控措施非常關鍵。
1、潰瘍病獼猴桃樹,及時砍掉,不要亂扔至果園,及時銷毀;
2、用過的剪子、鋤頭等農具及時消毒處理,抹芽、疏花疏果、修剪過后易造成傷口,及時打藥預防,打藥時加入葉面肥,減少傷口及傳播途徑,增加葉面營養;
3、合理掛果,冬季修剪宜早不宜遲。
4、均衡施肥,培養健壯樹勢,注重鉀鈣鎂硼鋅等元素補充,尤其是多補鈣補鉀,減少含氮化肥施用量,多施有機肥和菌肥改善土壤。建議果農開花期、幼果期、膨果期、采果后可以補磷鈣促根壯樹,補鎂鋅硼促進葉片翠綠油亮;無法沖施水肥的可以撒施鈣鎂硼鋅同補,促根壯樹保葉。
營養好了,樹勢健壯了,抗病能力自然能增強。
2、獼猴桃小果多,商品果少?
獼猴桃花量大,加之人工授粉,坐果率高,因此基本不存在保果難的問題。但賣果的時候,經常出現果實大大小小不均勻,小果、畸形果多而商品果少的問題,什么原因造成的?
1、不舍得疏果:留果太多,造成果實小,無法膨大。一般疏果在獼猴桃謝花后十天左右進行,及時疏掉小果、畸形果、病蟲果和傷果,根據樹勢和枝條強弱留果。
2、果實遭遇干旱天氣,灌水次數少,灌水量不足,則果實發育受阻,果實偏小。
3、營養不均衡:偏施氮肥,梢葉長勢旺,與果實爭奪營養,尤其是金果等長勢旺的品種,往往造成只長葉片,不膨果。
膨果期,關鍵營養磷鉀鈣鎂鋅都不可少,補磷,促進細胞分裂,幼果細胞多則果實大;補鉀,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,利于糖分形成,果實膨大快;補鈣,增加細胞壁強度和厚度,增加果實硬度,減少病害,延長保鮮期;補鎂,促進葉片翠綠,光合作用強,制造更多營養供應果實發育。
因此在果實膨大期灌水時加入微量元素;雨水多無法用水肥或水源不方便的